日前,在肇源县水产总站了解到,今年,近3000个渔民从58万亩水面“捞”出2.48亿元。
“2.48亿元来自松嫩两江的19万亩江面以及400多处渔场。县里的渔业分为江河捕捞、人工养殖两种。”肇源县水产总站生产股股长李彦波说。
于连义是肇源县义顺乡长发村村民,村民叫他“渔把头”。今年,他靠捕鱼赚了两万元。在肇源,有1200多个于连义一样的渔民,一天能捕15斤到20斤鱼。
江上捕鱼受季节限制,为了把渔业打造成支持经济发展的“长青树”,肇源县修池塘,引江水入泡沼,用江水养江鱼。兴安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便是依靠松花江水养鱼的。入社社员56名,有大小养鱼池近200个,养殖水面达6000亩。
据合作社理事长陈功成讲,今年水面平均亩产高达700斤到1500斤,年产江鱼2000吨,产值2000多万元。
陈功成和他的合作社只是渔场养殖的个例。全县400多处大小渔场,年产值达两亿多元。
如此多的渔场该如何管理?
李彦波说,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全县严格按无公害养鱼技术要点执行,在环境管理、种质管理、饲料管理、鱼病防治用药管理、水产品出塘管理和池塘标准方面都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今年,全县落实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29500亩,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的75.64%,年产河蟹、南美白对虾和各种江鱼等绿色无公害水产品14800吨,占全县水产品产量的74%。到目前为止,全县已获得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荣誉的有6家,草鱼、黑鱼、鲤鱼、河蟹等15个品种被认证为绿色无公害水产品。
鱼养出来了,卖到哪儿?“本地居民、餐饮吃配一部分,大部分卖到了牡丹江、黑河、哈市、大庆等地。”李彦波说。
今年,县里在稳定“四大家鱼”产量的同时,重点发展鳜鱼、河蟹等经济价值高、市场销售好的名特优品种,使渔业生产向多样化、优质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的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今年,全县试验性地引进了30万尾芦台白鱼、南美白对虾,效益很好。明年还要大量地引进南美白对虾,把渔业做大做强,把肇源渔民的腰包撑圆、撑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