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兴安区:“花王”的致富路

时间:2022-10-18 编辑:Carter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十多年前,一个果园技术员,不甘平庸过余生,借钱创办了2000多平方米的花卉基地。

  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技术员已经成为了养花大王,不仅自己致富,还带领身边的村民共同奔小康。他,就是兴安区长胜村阳光园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长辉。

  拥有10万平方米基地、百余名员工的李长辉,依旧朴素得如普通农民一般,记者去采访时,他正在花窖里和员工们一起忙碌着。谈起致富之路,李长辉说,源自于多年来一直坚持围绕市场求发展、寻求合作扩规模和多元发展的经营思想。

  围绕市场求富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李长辉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别人通过养花走上致富之路的报道后,当过果园技术员的他活心了,“咱既会修剪,又会嫁接,别人能靠这发财,我也能。”有了这个想法后,李长辉经常到花市上转悠,观察本地花卉的品种、生长习性、销售情况等,为了解得更详细,他还到佳木斯、伊春等地考察。跑完了市场调研,李长辉感觉到花卉市场“钱景”广阔,能赚钱。1998年,李长辉从亲朋好友处凑了30万元,在兴安区长胜村筹建了养花基地,开始了创业之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养好花,起初时,李长辉冬夏、黑白都住在花窖里,冬天里,床铺的一头是花,一头是煤堆,感觉窖里凉了,马上起身烧火;夏天时,天气燥热,他就勤通风,常浇水;他还抽空多方学习鲜花的栽培技术,不懂的及时向同行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长辉种植的串红、万寿菊、鸡冠花等品种获得了成功,并逐步打开了市场销路,当年实现收入10多万元,三年还清了全部借款。

  寻求合作扩规模

  花卉基地有了一定效益后,李长辉没有满足现状,脑海中有了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想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使他的想法得到了实现,他领办成立了阳光园林种植合作社,新建了占地7万平方米的苗木基地,员工发展到几十人,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农民参与经营,共同致富,户均增收5万元左右。

  规模扩大后,由于之前没有成功的经营可借鉴,管理方式和经营手段的落后问题凸显了出来。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李长辉订阅了近20种花卉杂志、报纸和专业书籍,并与全国15个省的大中专院校、花卉基地建立了联系,先后开发了10多个新品种的剪嫁繁殖。为把花卉基地办出特色,他花费100多万元,建设了智能化温室,采用计算机技术创造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实现了浇水、施肥、光照等智能机械化操作。为了加强管理,他聘请了专职技术、财务等管理人员,制定相关制度,做到企业化运作。同时还为员工缴纳了养老保险,稳定员工队伍。

  几经风雨,终见彩虹。经过16年的发展,阳光花卉育苗基地和树苗基地相继建成,花卉品种也由当初的十几种发展到几十种。其中,蝴蝶兰、杜鹃、凤梨等品种,花期由春季提前到了春节前,成为了“春节畅销花”,填补了我市空白,产品还远销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等地。现在基地与几十家单位建立了供花供苗渠道,年销售量达到几十万株。

  多元发展奔小康

  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降低经营风险、拓宽经营范围,实现多条腿走路,这是李长辉的创业思路。草本花卉经营成功后,李长辉决定开始围绕花卉多元发展。他首先发展了木本花卉,木本花需要从广州引进,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长,但在本地有市场,他就采用少进、快销的方式,几月下来,销量直线上升。随后李长辉发展草坪种植,当时正值我市城市建设大发展期,他看准市场,立即租下5万平方米土地,种植草坪。由于引进了优良品种,他种的草坪草齐、色正,一上市就受到好评,仅此一项年创收100余万元。有了资金积累后,李长辉又进军景区园林建筑业,并获得成功。现在,李长辉正带领合作社成员筹建集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庄,预计今年建成。

  创业无止境,事业无穷期。16年的发展,李长辉已经由当年的“养花小子”成长为“花王”,先后获得“省优秀实用人才”、“市特色优质高效大王”等荣誉。面对荣誉和前方的道路,李长辉深知肩上的责任依然重大,他要继续拼搏努力,把眼光放得更远,把目标定得更高,为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兄弟的脱贫致富贡献更大的力量。

    标签: 花卉 基地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