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红树莓让郊区农民在农业调结构进程中见到曙光,而把这“致富果”引进来的就是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分院党支部书记陈效杰。
“刚种红树莓那会儿,松木河林场的农户们4点就要开始栽苗,我得紧赶着在4点之前到现场,先做示范栽10米,后面的活就会干了。”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陈效杰对三农工作倾注了大半生的感情,在完成学院工作的基础上,长年奔波在全市周边县(市),为农民解决了农业技术上的难题。
陈效杰与红树莓结缘是在2008年。他到林口县担任挂职农业副县长的任职期间,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富民产业,以龙爪镇红林村为核心抓红树莓产业建设,创建了4个生产示范园,成立5户冷冻加工企业,年加工8000吨红树莓。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模式,将红树莓加工成罐头、果汁、干果等,实现了红树莓产业化经营,农民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至8000元。2011年,林口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了“中国红树莓之乡”的美誉,2012年,红林村再次获封“中国红树莓第一村”称号。
4年后,陈效杰作为学院与郊区莲江口镇开展院镇科技共建负责人,负责主持莲江口镇红树莓栽培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园区的规划、品种的选择和田间管理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他成功把长胜村打造成四星级以上新农村建设高标准示范村,同年9月,莲江口镇被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授予了“中国红树莓第一镇”称号。2014年8月莲江口红树莓基地被省农委和省出入境检疫检验局联合评为黑龙江省标准化农业出口基地,莲江口镇红树莓基地获得了高度认可。
为充分发挥示范园区“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作用,起初,在郊区莲江口镇建立1000亩红树莓种植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区设在四村一场,把莲江口镇打造成“中国红树莓第一镇”,把莲花泡至莲江口道路两旁打造成树莓示范区,旅游观光区和休闲采摘区。通过创新示范园区管理机制,园区作为院方园艺专业学生浆果实习基地、食品加工专业学生的原料基地、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组织培养技术的种苗基地。园区常年向学生和广大农民开放,在关键生长季节,组织乡村干部、农民和学生参观学习,使园区成为农民和学生学习农业科技的田间课堂和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千家万户的生产示范基地,从而提升了园区运行水平。
陈效杰作为技术指导,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培养技术人才和农民教育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农科教相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推广。每年为佳木斯市郊区莲江口镇分别培训镇主管农业领导、农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农民技术骨干、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等1000人次以上。通过采取课堂讲授、电视讲座、网络服务、现场指导和配送图书等形式,突出专业技术人员重点问题培训、乡村干部农业知识普及提高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农业专家大院技术和信息咨询平台,设立专家热线电话,专家24小时值班,设立固定农业技术服务网页,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年来,陈效杰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实用技术送到了农民家。在农业科技合作共建中,莲江口镇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贡献率提升了2个百分点。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引进做大树莓产业,发展树莓1000亩,把树莓产业培育成农民主导产业,树莓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元,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把莲江口镇打造成万亩树莓风情特色小镇,成立了莲江口巾帼红树莓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占地面积200亩的红树莓科技示范园区,盛果期的红树莓亩产1000公斤,产值8000元,扣除管理成本,亩纯收入近7000元,1亩田创造出来10亩田的效益,使当地百姓的致富路越走越顺。
随着栽种面积的迅速扩大,红树莓产业已经成为莲江口镇的又一个主导产业,现已经成为我市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采摘农业的新亮点。2014年,江口镇通过种植红树莓,创造产值1000多万元,比种植大田作物增收500多万元,树莓种植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
令陈效杰喜出望外的是,郊区决定把莲江口镇栽植红树莓经验在全区推广,在松花江南大来镇、四丰乡、群胜等乡镇发展红树莓2000亩,决定把院镇共建提升为院区共建档次。至今年继续以黑农职院合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郊区全区推广莲江口镇红树莓发展经验,预计发展红树莓两万亩,延长红树莓产业链条,研究红树莓的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红树莓产业,让越来越多农民乘上这列致富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