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克东 小稻米做出富民大文章

时间:2023-12-15 编辑:Berg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初春,乍暖还寒,记者来到了克东县宝泉镇富民村,虽然一望无际的田野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沉睡着,但在富民生态农业合作联社里,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场面却让人感到勃勃生机。

  走进联合社的稻米加工车间,只见一排崭新的加工设备正在快速有序运转,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金灿灿的水稻经过几道工序后,变成了晶莹剔透的优质大米。“这条全自动生产线效率高,正常运转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全天一共两个人倒班。不像过去的磨米机,一个米厂需要不少人,出来的米质量还不好。”带领记者前来的村支部书记王海军向记者介绍:“以前种水稻我们都是直接卖原粮,好稻子也很难卖上高价。去年,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扶持下,我们决定在加工上做文章。合作社投资890万元,建设了稻米加工厂,引进了不勒稻米加工生产线,2016年11月15号米厂投产,日能加工能力150吨,除了合作社自己打的5000吨水稻外,我们还一边加工一边收购,计划再收购5万吨水稻,满足加工厂的原料需求。”

  从加工车间出来,记者来到了人工小包装车间,只见六七名农民妇女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灌袋、称重、封装,在各自的岗位上熟练地操作着。“杨嫂子手脚越来越麻利了,我们都赶不上你了!”“心情好干活自然就痛快。咱们这些妇女不用出村,天天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每月拿着工资,家里土地承包费干剩,心里当然美呀!”杨嫂子的一席话引得屋里众姐妹都开心地笑了起来。杨嫂子名叫王晶秋,趁着工作的空闲,记者和她聊起了家常。“我家里以前日子过得相当紧张,婆婆常年有病,又供孩子上大学,我们夫妻俩就种家里的18亩地,一分钱掰成两半也不够花。2016年,村里帮我们贫困户想办法脱贫,家里的地包给合作社了,我们夫妻俩都在稻米加工厂打工,每人月工资是2700元,这一年下来,光工资收入就是六万多块,再加上土地承包费,收入达到了七万多,彻底脱贫了,这在过去我做梦都不敢想。照这么下去,这日子越过越亮堂,你说我能不高兴嘛!”王海军告诉记者,依托合作社,村里直接参加水稻产生经营的贫困户有106户,户均纯收入可达13000多元。制米厂能安置贫困劳动力37人,人均年工资收入3万多元。而且为了帮助全村297户贫困户早日脱贫,在镇村两级和县扶贫办的帮助下,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村里组建了包括水稻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现代农机合作社、奶牛养殖合作社和稻米加工厂在内的生态农业合作联社,重点发展绿色食品,通过打造产、加、销一体的模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本村都能找到活干,实现多渠道增收。

  记者一边分享着农民的喜悦,一边在王海军的带领下来到了电商工作室。这里要比刚才安静许多,三个年轻人正在电脑前操作鼠标。“才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完成了好几单,今天又是开门大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高兴地说。王海军指着电脑上的的富民生态农业的页面说:“这个是我们富民生态农业的官网,主要做线上宣传,在淘宝上我们有自己卖米的店铺,目前在销售上我们主要依靠电商的渠道,并在上海、杭州、沈阳、哈尔滨等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店,便于就近发货,通过线上线下的合作既能节省物流成本,又能实现好米卖上好价。”

  王海军介绍,他们生产的大米很受消费者欢迎,其中富硒大米普通包装每市斤7.8元,礼品装每市斤12元;普通大米每斤2.8元至3.2元。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已经销售了近300吨,市场形势很乐观。

  对今后的发展,王海军充满信心:“水稻合作社一定要扩大规模,富硒水稻2016年种了500亩,今年要增加到3000亩,稻米加工销售争取达到8万吨。在棚室蔬菜方面要调整种植结构,让我们目前的3个蔬菜绿标真正体现出经济价值。另外,我们合作社现在有有机转换土地1.6万亩,力争通过两年的有机转换,取得有机水稻认证,这样我们的大米就能卖上更高的价,让农民更大限度地增收!”

    标签: 水稻 合作社 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