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鲍鱼的良种选育与健康高产育苗技术(二)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九孔鲍鱼是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一种新兴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品种,在育苗与养殖方面已有很多不同层面的研究与报道,但在良种选育与健康高产育苗技术方面报道甚少。

九孔鲍鱼的良种选育与健康高产育苗技术(二)

采苗和稚鲍的前期培育:

将收集的浮游幼体转入育苗池中,育苗池为对虾育苗池,面积20m2,规格4m×5m×1.6m,池底骑叠式排好四脚砖,一般排放15块/m2四脚砖,行距10cm。幼体下池前7d,先进行附着基底栖硅藻培养,以供幼体饵料来源。将薄膜附着基用0.05%的氢氧化钠浸泡ld~2d,并用消毒水充分冲洗干净,放入育苗池内,池内水深80cm,接种舟形藻和卵形藻,施氮10mg/l、磷与硅0.1mg/l、维生素Bn2ml/池。幼体密度控制在1~3个/ml,整个幼体培育期不换水、也不流水,前期不充气,中后期适当充气。幼体培育过程主要是注意薄膜附着基上的饵料密度,水温和光线的调节,光照保持在2000lux~3000lux。同时,为了使底栖硅藻不断增殖,以保证幼鲍饵料供应,需根据附着基底栖硅藻的密度,定期施入营养液和追加浓的硅藻液来增加附苗薄膜上的硅藻数量,施肥量按氮0.2mg/l、磷与硅各0.02mg/l。为避免幼虫的附着量大于饵料板的极限负荷量,过早出现“白板”现象,使稚鲍未达到剥离规格,就没有饵料摄食,后期还应当投喂一些人工鲍鱼幼体专用微囊饵料(配合饵料质量和安全卫生附合SC2002和NY5072的规定标准),投饵时暂停充气。

稚鲍的剥离与后期培育:

稚鲍在薄膜附着基上培育40d左右,规格达3mm以上时,逐步剥离在原育苗地培育。在池底布置四脚砖作为附着物。可用2%的酒精海水麻碎法或直接用手工轻刷进行剥离。方法是将采苗薄膜连同稚鲍浸入药液内2min,抖动薄膜或用海绵轻轻擦稚鲍即可脱落到池底。一般剥离后规格为5mm左右的稚鲍放养密度以4000粒/m2~5000粒/m2为宜。保持水深0.8m~1m,连续充气。每天投饵1次,投饵时间为每天下午4:00~5:00,饵料以细江篱为主,搭配适量的稚幼鲍鱼人工配合微囊饵料和人工金藻饵料,投喂江篱时应根据稚鲍的大小剁碎(碎段为1mm~10mm),投饵时30mim~60mim内应暂停充气。饵料用水浸泡和1X10~6浓度的PVP~I消毒后均匀泼散。投饵量根据稚鲍个体大小、水温高低以及摄食情况调整,一般每天投喂量掌握在稚鲍体重的5%一8%,投人工配合饵料占总投饵量的10%~15%。前期每3d~5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00%,换水时排干池水,冲干净池底残饵、死苗、污物等,并迅速加入清新渔水;后期1d~2d换水土次,日换水量为100%,并清理池底残饵和死苗。稚鲍剥离后约2个月后,平均壳长10mm左右的个体间出现较大差异,必须进行剥离筛选分级,选用二级网目的筛网,一次分离出3种规格,将大、中、小个体分开饲养。

幼鲍的中间育成:

可在室内水泥池中进行中间育成,管理方法可以参照后期培育。中间育成密度与鲍苗大小有关:壳长5mm~lOEm时中间育成密度3000粒/m2~4000粒/m2,壳长10mm~15mm,密度为2000粒/m2~3000粒/m2;壳长15mm~20mm,密度为1000个~2000粒/m2,每天下午4:00~5:00投饵,采用江蓠和幼鲍配合饵料投喂,投喂量为鲍体重的8%~15%。要根据水温变化及幼鲍状态随时调节投饵量。投喂提倡三分饥七分饱,喂得太多弊大于利,不但浪费饵料,吃不完的藻还容易变质磨烂,引出鲍鱼病害,当幼鲍壳长达15mm以上时可供商品鲍养殖。

    标签: 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