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味珍品之冠”之称的鲍鱼,可是餐桌上的“贵族”。
鲍鱼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其生长周期较长,再加上采摘极为不易,制作加工的工序极为繁琐,故价格昂贵,长期以来一直远离广大普通消费者。
人类食用鲍鱼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欧洲人早在200年前,已把鲍鱼当作一种活性鲜食用,我国在清朝时期,宫廷中也已有所谓全鲍宴。在当时沿海各地大官“朝圣”时,大都进贡鲍鱼为礼物。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就开始进行鲍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养殖产量得到迅速增加,全国产量达到数百吨。但到了九十年代初中期,由于养殖产业使用不适于长周期、高密度养殖环境的野生种质,大规模的病害席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大部分养殖场,使刚刚兴起的产业顿时跌入低谷,给产业和区域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解决皱纹盘鲍的种质问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课题组针对严重制约鲍鱼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将皱纹盘鲍的杂交技术和新品种培育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系统研究,通过理论和技术的系统集成,采用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皱纹盘鲍新品系,并在皱纹盘鲍杂交及杂种优势的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杂种优势利用的产业化,促进我国鲍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被誉为“鲍鱼科学家”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介绍,中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而十几年前鲍鱼的年产量才几十吨,是日本产量的二百分之一。大连地区水清流大,海藻丰富,是我国著名的皱纹盘鲍产地。但仅靠天然资源,产量很低,每年不过几吨,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而要开展人工养殖,首先要解决的是需要大量的苗种。
作为贝类学家,张国范下决心每平方米至少育出5000头苗,这是前所未有的!
鲍鱼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一切活动都在夜间进行。每天晚上,张国范带着他的课题组人员一起检查130个育苗池,要用3个多小时,在池边两眼盯着那米粒一样小的鲍鱼,仔细观察它们活动范围和变化。如生活规律发生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因为稍有疏忽,就会带来损失。
在张国范研究员的主持下,在大连水产研究所、山东西霞口水产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作下,该项研究创立了科学简便的杂种优势利用的单侧定向杂交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将皱纹盘鲍种内杂交和杂种优势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创建了杂交鲍苗种培育和海区养成的技术工艺。杂交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是杂交鲍高效养殖的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出的国家级新品种“大连1号”杂交鲍已经成为鲍鱼养殖产业的名牌,直接促进了我国鲍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张国范告诉记者,随着我国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海岸带将越来越多的从经济型变成生态型、生活型海岸,因此海水养殖产业不可能单从养殖规模和数量上做文章,要寄希望于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优势。而发展皱纹盘鲍等优良海水养殖苗种产业,建设现代化、大规模的育苗基地,这可以使我国海水养殖苗种业成为新的海洋养殖支柱产业之一。
张国范分析说,一吨鲜活鲍鱼出口的价值,相当于6吨无头对虾。十多年前的人工养殖鲍鱼,还是日本和欧美几个国家的专利。十多年过去,斗转星移。如今,在世界人工养殖鲍鱼的领地,中国已占有大半壁江山,连续几年的年产量保持在数千吨,产值已达三十多亿元,成为国际鲍鱼生产的龙头“老大”。
目前,杂种鲍的产业覆盖率几乎近100%。张国范课题组的这一成果荣获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培育的“大连1号”杂交鲍获国家新品种良种证书,并被国家列为高新技术项目广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