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大学毕业生“变身”现代化家庭农场主

时间:2023-08-06 编辑:Dinah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身上穿着沾着泥土的棉袄,手里拿着剪子快速地修剪葡萄架上的残枝,身后高大的库房里大马力农机具摆放整齐……羊年新春,笔者又一次见到了年仅28岁的农场主——丁文浩,原本身体略显单薄的他如今显得更加壮实,黝黑的脸庞掩藏不住丰收的喜悦。如果不经确认,笔者真不敢将他身后的现代化家庭农场与当年那个青涩的大学生联系起来。

  笔者曾3次采访丁文浩,第一次是2008年夏天。当时他还是个刚从大学毕业的普通大学生,放弃了好几家公司的邀请,毅然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承包土地,当起了农民。“现在国家农业政策好,只要依靠科技,技术过硬,上了规模,种田还是非常有‘钱景’的。”

  当农民创业的路途并不平坦,最初丁文浩的境况可以用“摸爬滚打”来形容。虽说从小在农村长大,可从来没有下过田的丁文浩,对于农田管理一窍不通,只能利用在学校学习的机械知识,解决农业机械的一些小毛病,种植方面的所有事情都要依靠父亲来做。生性好强的他买来了一大堆农业方面的书籍,开始刻苦学习。

  2013年年底的一个阴雨天,笔者又到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曹村社区采访丁文浩。这时的他已注册成立了宇煊家庭农场,将全部家当押到家庭农场上。他购置了大型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等近百台农业机械,总资产200万元。

  此时的丁文浩早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模样,已经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种植养殖专家,各类农作物、动物常见病防治,能熟练掌握。“最近一直下雨,幸亏前段时间及时给麦田开了沟渠,田里没有积水。”小丁告诉笔者,他准备发展多元化农场,不光只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农作物,还将种植葡萄、草莓、梨子、桃子等利润更高的水果,养殖鸡、鸭、鱼等。当时,笔者问起是否有技术支撑复合型农场时,他笑着说:“不信你明年来!”话语之中满是自信。

  “你看看,现在我的梦想成真了吧!”看到笔者的到来,丁文浩拉着笔者参观起他的家庭农场来,“那边种了500亩的小麦”、“这边20亩的梨树今年都要结果,已经有人来预订了”、“这边的葡萄去年已经挂果了,一上市肯定供不应求”……交谈中,小丁告诉笔者,去年一年他们的复合型农场净赚了30多万元,以前借的债务也还的差不多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展思路,中国农业的经营主体未来将不再是农民,而是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小丁说,最近出台的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这让他更坚定了发展家庭农场的信心。他说,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出将鼓励农民和合作社开电商,“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推销农副产品的网站,今年我计划在淘宝上开个网店,专门售卖自己家生产的农副产品。”谈起未来的发展,他显得信心十足,他说,将来要给自己的农副产品注册商标,打响特色品牌。

  采访结束时,丁文浩邀请笔者明年再去采访,“明年,农场肯定又变样了。”小丁满是憧憬地说。

    标签: 农场 笔者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