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蛋鸡养殖技术指南

编辑:George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绿壳蛋鸡的特点是:易饲养: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营养价值高: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支、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指南

绿壳蛋鸡的特点是:①易饲养: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②营养价值高: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支、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③市场大: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④效益高;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因此,开发和发展绿壳蛋鸡的养殖具有很好的前景。

一、鸡舍建造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米开一个70×120厘米的采光透风窗,室内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等距离分布于舍内,同时在向阳面的一边开一个高160厘米,宽70厘米的小门,门外设置铺有沙子的运动场。一般的普通鸡舍均适合于饲养绿壳蛋鸡,鸡舍也可因地制宜用闲房或搭置简易棚舍。

二、孵化种蛋应选择蛋重40克以上,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技术要点:①温度和湿度:分批入孵宜采用恒温孵化,每批蛋要求交叉间隔放置,入孵种蛋要注意大头向上放在蛋盘上②翻蛋:每两小时翻蛋一次,角度90度。③出雏:一般孵至第20天开始出壳,21天并基本出雏完毕。④消毒:种蛋产后半小时和入孵前必须各消毒一次,出雏完毕,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常用福尔马林熏蒸法或百毒杀等喷雾消毒。

三、营养与饲养出壳30天内一般为育雏期,育雏期内关键是保温,保温方法和其他雏鸡一样,一般常用电热保温伞加地下烟道,少量养殖用红外线灯保温。出壳3天内以34℃左右为宜,以后每周降低2℃,其原则以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即可。先饮水后开食,全日饲喂全价雏鸡料,每日喂料4~6次,育雏期内还要注意通风透气,密度一般10日龄每平方米养40~50只、20日龄30只、30日龄20只、20周龄后为10只左右。30日龄后采用定量喂料,防止早熟与过肥,20周龄母鸡体重一般控制为1?16公斤左右,公鸡体重为2?01公斤左右。种鸡每群可养100~200只,种鸡除限制饲养外,有条件的还要限制光照,最好8周后开始采用黑鸡舍饲养,每日光照8小时。产蛋期光照要求至20周龄开产前光照每日达16小时,产蛋高峰达16~17?5小时。20周龄将青年鸡料改换成全价产蛋种鸡料,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维素等,农户养殖可喂一些青菜或青草,一般用量约占总饲料20%左右,但不混入干料中饲喂。产蛋鸡饲料消耗每日每只85克左右,注意经常添喂中粗砂粒,用量每1000羽鸡喂6~7公斤。种鸡舍可设置产蛋箱,采用木板做成长方形产蛋池,放上细沙,保持环境宁静和干燥。

四、疾病防治疾病预防应贯穿于整个饲养过程中。出壳苗鸡要注射鸡马立克氏疫苗,雏鸡在1~5日龄、12~14日龄、病多管理差的35~37日龄各投药一次,每次3~5天,预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首选药物为恩诺沙星,用10%溶液100毫升溶于100公斤水中饮半天,或按每公斤体重用10毫克。另外用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以预防霉浆体、等呼吸道疾病。经常用百毒杀等消毒药饮水消毒。在3周龄前后注意预防球虫病。7~10日龄进行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或饮水,同时接种鸡痘苗,12~14日龄,首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饮水,最好首免二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种鸡要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减蛋综合症等灭活油乳剂疫苗接种预防工作,具体可根据当地家鸡免疫程序来制订。

绿壳蛋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殖绿壳蛋鸡成功的关健。绿壳蛋鸡雏鸡同其他鸡种一样具有①新陈代谢旺盛,发育极为迅速②体温比成年鸡低,调节体温的功能差;③消化能力差;④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抗病能力差;⑤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易产生应激反应;⑥自卫能力差等特点。要保证育雏阶段有较高的成活率,必须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给雏鸡创造一个适宜的饲养环境条件。

(一)温度

温度是雏鸡生长的重要条件,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现代的育雏大多采用高温育雏,即第一周34—35℃;第二周32—33℃,以后逐渐降低,直至不加温。在加温育雏的同时,也不要生搬硬套理论温度,加温主要是勤于观察鸡群。根据外界环境如冬季育雏,外界温度在0℃以下,育雏室内的温度必须不能低于33℃。如夏季育雏,环境温度已达20℃以上,那么育雏室内温度应不高于35℃为好。

观察鸡群时,如雏鸡分布良好,运动自如,说明温度适宜;如果雏鸡打堆,发出吱吱地尖叫声且有缩头、炸毛现象,说明温度过低;如果雏鸡翅膀张开,张嘴呼吸,且远离热源,说明温度过高。育雏室的温度应尽量保持恒定,开始5天内温度波动不宜超过l℃,实践证明,高温育雏能有效地控制雏鸡白痢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提高育雏成活率有明显的效果。

(二)湿度

1-10日龄,湿度为60—70%,即在人进入育雏室时能感觉到不干燥,有夏季高温潮热的感觉,观察雏鸡的羽毛不炸不湿即为正常。10日龄以后湿度为50-60%。一般情况下,育雏前期由于舍内温度较高,雏鸡的饮水及采食量较少。环境相对干燥,易导致湿度过低,若湿度过低,可采取地面泼洒或喷雾的方式增加湿度。

(三)通风换气

育雏阶段在加强保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雏鸡舍内的通风换气,及时消除舍内的有害气体,由于雏鸡的个体较小,对毒气较敏感。育雏舍内的高温高湿,粪便容易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再者密集的饲养使呼出的有害气体富集。如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气体。要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应给予通风换气。具体时间应放在白天,充分利用加热源使温度升高时进行,这样既保持了舍内空气新鲜,又保持了温度的恒定。

(四)密度

雏鸡密度过大,鸡群拥挤,雏鸡采食和饮水不均,造成生长缓慢,发育不整齐,易发生啄癖、感染疫病等。由于密度过大,使本来体弱的雏鸡吃食饮水发生困难,增加死亡降低育雏成活率。再者在感染疾病时,难以治疗,既浪费药物又增加死亡率。根据我们的饲养经验,绿壳蛋鸡的饲养密度如下:

1—2周龄:20-30羽/平方米

3—4周龄:15-20羽/平方米

7—16周龄:10-15羽/平方米。

(五)光照

绿壳蛋雏鸡在育雏期间的光照,因该鸡种稍具野性,光线过强易造成雏鸡骚动不安和发生啄癖。第一周给光2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至保持恒定12—14小时光照。

周龄时间每平方米(瓦)

1周龄24小时3.0

2-13周龄12小时2.5

14-20周龄14小时2.5

21周龄14.5小时3.0

22周龄15小时3.0

23周期15.5小时3.0

24周期16小时3.0

25周龄-淘汰恒定16小时3.0

(六)断喙(剪嘴)

开放式鸡舍内所有雏鸡需要断喙,因绿壳蛋鸡源于较古老的土种鸡,具有好斗的特性,不实施断喙容易造成互相追啄使鸡只受伤和饲

料浪费,建议7—10日龄时应进行断喙,去上喙的三分之一,断喙前后2-3天内,应在饮水中加人电解多维,饲料中补充Vks,并适当增加饲料量,以减少应激,加速伤口愈口。

(七)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要求至少在进雏鸡前7天将鸡舍设备等一切育雏用具用水清洗干净后,再用消毒液消毒,然后用40ml/立方米的福尔马林加20g/立方米的高锰酸钾薰蒸。密闭时间不低于6小时,进雏鸡前两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给温设备应在进雏两天前详细检查和升温调试,进雏前保证育雏室温度达到33—35℃。

备有足量的饲料,饲料的粒度应适中,不可过大或过粉,最好备有全价配合颗粒料。

饲喂用水的温度接近育雏室的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备足充分的抗生素药品和维生素饮水剂。

(八)雏鸡的饮水和开食

①饮水:当雏鸡进入育雏室后,应立即给雏鸡供水,水中可加入抗生素药品和维生素电解质,长途运输的鸡只最好加入口补液糖盐。给水的同时要防止雏鸡暴饮,给水时需多放饮水器,器内水宜少加,一般每20羽宜放一个饮水器。

②开食:雏鸡饮水约1—2小时后开食,开食时可用塑料布放在网架上,将饲料撒在上面,引诱雏鸡觅食,等到雏鸡全面开食后再将饲料加入料桶中。料桶宜每24—40羽1只。育雏第一周给料亦以少量多餐,约2—3小时喂一次料,避免饲料浪费。

(九)育雏方法

育雏的方法有多种,如地面平养,网上育雏和笼内育雏等,现在我地区一般采用地面平养、育雏笼和网架育雏三种,因笼内育雏投资大,育雏笼利用率低而不采用。地面平养由于容易造成疾病传播。现大多育雏的方法采用网架育雏,网架育雏的好处:一是减少疾病传播,雏鸡不直接接触粪便;二是网架高于地面,容易掌握温度;三是投资少,养殖户容易接受;四是便于消毒、耐用。

    标签: 绿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