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抢收抢播的双抢时节,我市农民独创的“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在白鹭湖管理区关山办事处虾稻共作稻田收割现场,记者看到农民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抢收,这也标志着我市虾稻共作稻田收割进入了高潮阶段。
一旁正在抢收稻谷的农民周文胜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70亩农田做虾稻共作,4至8月份卖小龙虾,10月份收稻谷.一亩田两项收益,让老周笑得合不拢嘴,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老模式就是稻和麦,或者是稻和菜,一亩田200斤菜籽最多也只能卖500块钱,谷大概卖2000块多一点,这还是搞得蛮好的。”
虾稻共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资源,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一田两季、一季双收、一水两用,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全程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减少农药用量,达到小龙虾、水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虾稻共作田块种出的大米售价也比普通大米贵出许多。
“我们跟虾乡稻已经合作三年了,一亩田现在是1800块,虾子有3000多块,养得好可以弄四五千。”周文胜说。
据了解,2013年,全市虾稻共作平均亩产小龙虾200公斤、稻谷626公斤,亩平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中稻增加3000元以上。目前,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到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