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枣栽培主要用种子繁殖。在11月成熟时收取种子。种皮红褐色。一个果实含 3粒种子。种皮革质,胚黄白色,不易吸收水分。
选地整地
拐枣适应性较强,喜生于向阳、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ph值中性。
多年不受人们重视,资源锐减,商品奇缺,应发展规模化栽培。种植前选好宜林场所后,先挖好深宽各 1米的坑,坡地可挖成鱼鳞坑,防止水土流失.坑多施入枯枝落叶,以供栽树之用。
育苗
拐枣栽培主要用种子繁殖。在11月成熟时收取种子。种皮红褐色。一个果实含 3粒种子。种皮革质,胚黄白色,不易吸收水分。于采后用湿沙层积法催芽,一层种子一层湿沙堆藏,50一60天即可出现胚根凸起,播整好苗床(小畦),点播或条播,深2至3厘米,4月初即可出苗。待苗长出 3到5片真叶时间苗,留强去弱。苗期要经常浇水,施肥、促进生长。当冬季可长到 70厘米一 100厘米。移栽到挖好坑内。其次也可用压条和分根法繁殖。在春季将枝条拉下,割一三分之一的小口,压于地下,保持湿润,夏季可形成愈伤组织、生根,冬季或翌年春天可以移栽。
栽后管理
拐枣幼苗生长缓慢,要加强幼树的管理。一般 5到6年才开始挂果。
每年春夏杂草生长时要松土除草,干旱时及时浇水。春季 3月,夏季 6月,冬季 11月施三次肥料,促进生长。按现代矮化拉枝技术,可以提前到 3?4年挂果。栽后第二年,小树长到 1一1.5米时把主杆拉弯;让其分生二级枝条,再用同法拉技,在第三级和四级枝条上即可开花结果,并且树枝向四面展开,达到早结果,多结果,提高经济收入。
病虫防治
拐枣的生命力比较强,抗病性能好,树苗期常见有叶枯病和蚜虫。叶枯病在发病前和发病初用1:1:400的波尔多液防治。蚜虫危害嫩梢和嫩芽,用 40%乐果2000倍水溶液喷洒,即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栽培历史
拐枣在中国栽培利用的历史久远。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诗句。据《辞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陆疏》中说:“枸树山木,其状如栌,高大如白杨,枝柯不直,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古语云:“‘枳枸来巢’,言其味甘,故飞鸟慕而巢之”。另据《陕西通志》记述:“华州(即今华县)有万寿果,叶如楸,实稍细于箸头,两头横拐,一名拐枣,紫红色,九月成熟,盖枳棋也”。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对拐枣有浓厚的兴趣。前苏联一位学者,对拐枣作过不少研究。他认为拐枣在地球上已有500~1000万年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