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块茎为我国传统中药,白芨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植物,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因此市场对白芨的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芨遭到过度采挖,导致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由于白芨野生资源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白芨的人工繁育在技术上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市场上商品紧缺,价格暴涨就成了必然的趋势,为了证实这一说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白芨生存条件的独特性
1、生存环境要求的独特性:白芨大多野生于山野川谷的向阳山坡、疏林中、草丛中,喜欢阴凉的湿度较大的环境,土壤肥沃疏松而又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所以,要求生存环境独特的白芨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野生资源的产地仅剩下云、贵、川、湘等极其有限的少数地域的偏远山野。
2、无性繁殖的独特性:白芨为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未经人工选育的野生种质资源),紫花白芨高30厘米左右,四川峨眉白花大白芨高33厘米以上。白芨叶3~6片,长披针形,中部稍宽,先端尖。白芨3月萌发,花期4~5月,果期8~10月。12月倒苗。白芨虽然结果,但是,却不能依靠种子繁衍。成熟的白芨种子呈橄榄型,黄色粉沫状,非常细小,种皮为单层细胞组成,侧壁加厚,细胞器及原生质均已消失,是一层半透明的死细胞,胚椭圆型,未分化,为原胚阶段,胚柄退化,无胚乳。在自然状态下,极少萌发成苗。人工繁育的研究工作进展十分缓慢,这是白芨野生改家种研究的一个关键课题。这种生长环节的奥秘性超越了绝大多数生产者的认识水平,由此可知,目前白芨家种只能以假鳞茎为种苗,并且只有当年生,具有老杆和嫩芽的假鳞茎才能发展成新植株。白芨发展家种,必须要面临种子秧苗稀缺的困境。再者这种传统的分株繁殖方式,不可避免地产量低下,抗病虫害能力差,一代一代退化。由于种苗紧缺,大规模产业化种植就目前来说还遥不可及。
3、种群分布的独特:白芨在大自然界是呈现零星分布状态,至今没有发现像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芍药那样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连片生长的,野生白芨的这群落分布小而少,这是它的天性。发展家种,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所以造成亩产量低,率先野生改家种的贵州,江西等地亩产仅几十公斤、生产成本极高,不可能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4、生长周期的独特:白芨生长周期长,种植两年生的假鳞茎只能长2个新的假鳞茎,第三年增长4个,第四年再增长8个,是典型的1+1=2繁殖方式。即使家种成功,从种到收要至少历时四年。在自然界,超过四年的白芨假鳞茎,不但不增长,反而会因假鳞茎过于拥挤而腐烂。
5、加工过程的独特性:白芨采挖后加工工艺比较复杂,因为白芨富含胶性物质,采挖后抖去泥土,剪去根须在水里浸泡1小时左右,踩去粗皮,再放到沸水锅中煮6~10分钟,不断搅动,直到无白心取出,晒干。而自然晒干须月余。在晒干或烘干过程中,要反复放入竹筐或槽笼里,来回撞击,擦去粗皮和须根,使成光滑洁白的半透明体。在烘干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将白芨烤糊,不能作为商品。综上所述,白芨资源越来越稀缺,在实验室中对白芨的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技术刚刚破解,而大田产业化种植还没有起步,即使已经掌握了完整的生产技术,但也要面临白芨生长周期长达四、五年之久的困境。
质量越来越次可鉴稀缺
80年代采挖的白芨个头大如银币(光洋),饱满,白色,半透明,坚实。到了90年代,能够筛选出10%左右质量好的,基本上都用于出口了。如今,个小如指头,干瘪,空泡,不去皮,色棕黑。并且掺假十分严重,白芨饮片掺假是公开的秘密。假货从最初的水白芨,发展到小黄精、土黄精、甜黄精、扁白芨等10多种。假货的价格从10多元也涨到100多元。这种现象折射出了白芨商品的稀缺!
价格走高可证明稀缺
白芨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市价一直大势趋升,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年年缓升:1985年1.10~1.20元,86~87年2~3元,88年3~4元,89年~91年4~5元,92~93年5~6元,94年6~8元,95年8~9元,96年10~11元,1997~2001年12元。这16年白芨市价上涨了11倍,但是剔除通涨因素,还是缓升。
2、大幅震荡:2001年白芨市价12~15元,2002~2003年16~18元,2004年上半年突然暴涨到50元,2005~2006年回落35元左右。
3、月月暴涨:进入2007年白芨市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4月涨到40元,5月涨到50元,6月涨到60元,7月涨到70元,因为全国各大药市,云贵川产地,大货走空。
4、百元天价:2010年白芨出现百元天价,到2012年3月一直维230元左右,且有价无货。
总结:价格是衡量资源稀缺的尺度,物以稀为贵、贵则稀,白芨资源是稀缺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