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果种植技术

时间:2022-07-25 编辑:志胜桑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含羞果种植技术

含羞果原产于中国,我国南北均有野生资源分布,栽培历史较久,现在在东北地区种植较广泛,其他地区种植较少,仍属稀特蔬菜,栽培的含羞果未成熟时果实和包裹果实的外衣多为绿色,成熟后为黄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含羞果种植技术吧!

含羞果种植技术

含羞果种植条件

含羞果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主要产于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常作一年生栽培,适应性很强,耐寒、耐热,喜凉爽、湿润气候,喜阳光,不择土壤,尤其是原产亚洲的含羞果在3~42℃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含羞果种植技术

含羞果繁殖方法

含羞果采用根状茎营养繁殖是人工栽培常用方法,根状茎繁殖具有繁殖快、易于掌握、易保苗、植株健壮等优点。含羞果的根状茎生有许多不定芽,在北方于清明前后刨取野生酸浆的根状茎,选无病、无虫害的根状茎做“栽子”,以壮者为好,剪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留有2~3个不定芽,把剪好的根状茎小段条播于沟里,行距约50厘米,株距10~13厘米,浇水,水渗下后覆3~5厘米厚土,防止透风抽干,并顺构将土耙匀,镇压后浇水,用铁耙将沟拢成平畦,在气温18℃左右,14~15天出苗,可连续生长4~5年。

含羞果种植技术

含羞果育苗技术

1、育苗时间:含羞果春早熟栽培的上市期正值初夏,由于生产成本不高,经济效益显著,1~2月在日光温室或风障阳畦内育苗,4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至6月开始采收。

2、苗地选择:含羞果一般在风障阳畦或日光温室中建育苗畦,育苗初期外界温度较低,为提高地温,建畦播种前15~20天应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苗床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千克,浅翻、耙平,做成平畦。播前浇水,水渗下后播种。

3、种子播种:含羞果种子可用45℃的温水浸种,或用0.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防止种子携带病毒等病菌。然后用清水浸种12小时,捞出,放在20~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80%的种子露白后播种。

4、播后管理:含羞果撒种后覆土0.5~1厘米,立即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提高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10~15℃,在最严寒季节,苗床温度不应低于5℃。

5、苗期管理:含羞果出苗后进行间苗,间除过密、并生、伤残弱苗。在2~3叶期,进行分苗,分苗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小苗期外界温度低,蒸发量小,可不用浇水。分苗期外界温度渐高,可7~10天一水。如苗床缺肥,可追复合肥一次,每公顷施100~150千克。

含羞果种植技术

含羞果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含羞果的生命力很强,对土壤的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土壤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最好,于早春顶凌整地,镇压保墒,将农肥施在垄里,忌砂、薄、洼地。

2、适时定植:含羞果定植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75000千克,深翻、耙平,做成平畦。定植应在晚霜过后进行,在秧苗6~7叶期第一朵花初开时为定植适期。定植时应仔细起苗,少伤根系,以利缓苗。定植密度每公顷75000株左右,株行距为25~28厘米×65~70厘米。

3、合理追肥:含羞果定植缓苗后,结合浇水追催苗肥,每公顷穴施或沟施腐熟的人粪尿7500千克或尿素160千克。第一果实膨大后追第二次肥,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采收中后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如基肥不足追复合肥300千克。

4、中耕浇水:含羞果定植初期每浇水后即中耕一次,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在初花初果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使栽培行变成垄,防止植株倒伏,并利于灌溉排涝。生长中后期及时除草。含羞果定植时浇足定植水,缓苗追催苗肥后浇一水,即中耕蹲苗。蹲苗结束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5~7天一水,夏季每3~5天一水。

5、植株调整:含羞果分枝多、匍匐性强,必须进行搭架。一般用竹竿插入土中,搭成人字架或篱壁架。植株每长30厘米长即人工绑蔓一次。生长期为了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避免枝叶过多影响通风透光,避免结果延迟,应及时进行整枝打杈。

6、适时采收:含羞果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人工捡拾收获,其质量最佳。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黄,果实淡黄色,香味浓郁。如果果实成熟度不够,味差,则应催熟。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喷洒果实后堆放,待其充分成熟。供贮藏或远销运输的果实,以带果外宿存花萼为宜。

7、病害防治

①白叶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严重。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减少浇水次数,即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700~1000倍液每7天喷洒一次。

②病毒病:病毒病是在干燥、高温的条件下,由蚜虫传播蔓延的。在华北地区夏、秋季节发生严重。在管理中,应适当浇水,避免干旱,夏季及时防治蚜虫进行预防。一旦发生,尚无良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