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一般性减蛋与减蛋综合征的辨别及预防控制

时间:2023-06-15 编辑:Aaro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在蛋鸡规模饲养中,不论品种的优劣和规模的大小,减蛋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只要发现鸡减蛋就说是减蛋综合征,继而使用疫苗和抗病毒药品控制,或者在开产前使用疫苗预防,则是盲目的。因为,减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疫病的原因外,品种的差异、饲养管理不科学、营养不能满足持续高产需要、管理不当导致的应激、鸡舍小环境控制不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求(密度、粉尘、温度、湿度、光照和噪声、颜色超标和突然改变)、电磁污染等,均可以导致产蛋量的突然下降、高产期缩短或产蛋高峰推迟出现。在此,笔者通过剖析2005年冬季我省豫北、豫东、豫南地区蛋鸡群产蛋下降(包括高峰期推迟、高产期缩短和无高峰期)原因,提出提高蛋鸡产蛋率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包括剖析、预防和控制产蛋综合征,供广大蛋鸡饲养户在生产管理中参考。1减蛋和减蛋综合征的剖析及辨别1.1减蛋类型特征剖析常见的减蛋类型有如下几种:开产期推迟、产蛋高峰推迟、高峰期畸短、没有产蛋高峰和高峰期突然下滑。1.1.1开产期推迟:指鸡群到了18周龄左右未见初产,或者22~25周龄未达到开产要求的50%产蛋率。常见原因除了品种因素外,多见于日粮营养水平低或营养不平衡,最多见的是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水平偏低。其次,光照不足导致开产期推迟的现象临床也时有发生。主要是一些新投产的蛋鸡饲养专业户,由于缺乏科学饲养管理知识,不知道自18周龄起增加光照,依然执行16小时/日的光照制度。1.1.2产蛋高峰推迟:指鸡群22~25周龄间开产后,经4~8周后,产蛋率增长缓慢,迟迟不见进入产蛋率85%以上的产蛋高峰期。除了品种、日粮营养水平低或营养不平衡,以及光照不足因素外,应当考虑新城疫、H9型禽流感、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种鸡群是否感染病毒性关节炎。1.1.3高峰期畸短:一般的品种,产蛋率从85%上升到93%~97%的峰值,再从峰值慢慢下降到85%,历时不少于18周。当产蛋高峰期不足18周,不同群均维持在16~18周之间时,多数是由于品种、品系的差异和饲料营养不足所致,有时饲养管理不当也可所致产蛋高峰期缩短;当同一品种或品系不同批次出现问题时,则从饲料营养水平和管理方面查找原因。产蛋高峰期只有14~16周的,多见于饲料营养不足或不平衡,以及饲养管理不当。产蛋高峰期只有8~14周的,多见于育成期发生疫病鸡群。而产蛋高峰期低于8周,甚至不到4周的,称之为高峰期畸短,要首先考虑产蛋高峰期发生疫病。如新城疫、H9型禽流感、产蛋综合征、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1.1.4没有产蛋高峰:指22周龄以上鸡群,产蛋率一直在60%左右徘徊的现象。在排除鸡群品种、育成期发生疫病、感染H9型禽流感后,应考虑营养和环境因素和产蛋综合征。电磁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噪声和粉尘污染,以及高密度饲养、鸡舍湿度过高、光照时间不够、光照强度不够,以及冷色调光等物理因素的影响,在临床诊断时常被忽略,应引起注意。1.1.5高峰期突然下滑:指进入产蛋高峰期的中前期,鸡群在3~5日内产蛋率突然下降5%以上,以及在产蛋高峰末期产蛋率突然下降15%以上的现象。临床应考虑应激、突发疫病和减蛋综合征。1.2减蛋综合征尽管减蛋综合征有多种毒株,但是由于EDS-76毒株发现最早,和其对产蛋的显著影响,研究较多并生产疫苗进行防疫的是EDS-76,所以,多数学者常用EDS-76代表该病。该病是1976年荷兰学者VanEck首先发现,并于1977年成功分离到毒株(EDS-76)的一种腺病毒,1978年北爱尔兰学者MeFerran从患鸡鼻黏膜病料中分离到病毒,命名为Mc-127。由于该病毒引起蛋鸡、蛋鸭产蛋急剧下降(可使鸡群产蛋率下降10%~50%,蛋的破损率可达38%~40%,无壳蛋、软壳蛋达15%),为同非病毒性减蛋区别,命名为减蛋综合征。此后,各国研究人员相继分离出了多种病毒,已经报道的有英国BC-14株、D-61株,匈牙利B8/78株,台湾省TN株,日本H-62株、Jap-1株、KE-80株和ME-80株,法国38株和77株,国内南京农业大学在首次从外地引进的海赛克斯鸡中分离出EDS-76病毒株,命名为NE4株,江苏农学院分离出H91-1株,江苏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分离出GS-1株,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分离出CH-1株。这些毒株是否进行DNA的比对,是否具有同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的研究发现,该病毒只侵害禽类。早期的报道认为鸭、鹅可以感染该病成为病毒携带和传播者,但不表现临床症状。产蛋鸡感染该病后主要表现为输卵管黏膜明显充血、增厚肥大、管腔内充满白色黏液或干酪样物质,有时可见卵巢萎缩和肠道卡他性炎症;在饲养管理正常的情况下,鸡群在短期内出现精神差、厌食、羽毛蓬松、贫血、腹泻等症状。在产蛋下降的同时,生产各种畸形蛋,如蛋壳皱缩,蛋形改变,蛋壳表面附着数量不等的石灰斑沉着,蛋壳颜色改变;褐色蛋蛋壳呈灰白色,或出现软壳蛋、破壳蛋、无壳蛋;蛋清稀薄呈水样,内有部分混浊的絮状物。有的鸡在产蛋前已感染该病,终生不再出现产蛋高峰。中雏感染该病后常无临床症状,老龄鸡感染该病时,在出现异常蛋前后可伴发轻度腹泻症状。由于患病鸡日龄不同,因而感染后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也不同,对日后产蛋量的影响也不同,整个感染鸡群的产蛋量在历经突然大幅度下滑后又有所回升,但是不会达到下降前的产蛋率,群体周期内产蛋量曲线为正常产蛋曲线下的下降状态的"驼峰"型曲线。1.3一般减蛋和减蛋综合征的辨别临床诊断时应从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性分析入手,结合解剖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和进行排除性诊断。实事求是地讲,单从临床症状很难辨别是一般性减蛋,或是减蛋综合征,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也只能提供一个分析思路,最多也只能判定为疑似病例,如果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和解剖病变三方面,可以判定疑似病例,提出药物试验方案。粪便、垂直传播、种鸡免疫三个因素有辨别意义,值得确诊时注意。1.3.1粪便:在确诊时应注意观察鸡群粪便。产蛋综合征鸡群往往在出现异常蛋前后,可伴发轻度腹泻症状。此时的腹泻常表现为肠道水分吸收的障碍,粪便不成形。与霍乱、白痢的区别是非白色粘稠状,与鸡新城疫、禽流感的区别是非黄绿色水样粪便;与泌尿系统疾病发生的尿液过多明显不同,泌尿系统疾患常常表现为粪便成型但伴随的尿液较多,落地后粪便周围地面有湿水样晕;该病则以不成形的稀便为特征,但是此特征又易同饲料营养成分的改变、饮水酸碱度的变化、使用水溶性维生素过量、添加药物、应激等引起的拉稀混淆。1.3.2垂直传播:EDS-76主要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通过被感染的精液和有胚胎的种蛋传播给下一代,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唾液、泄殖腔排泄物排毒,自然感染是经口感染。被污染的鸡蛋、盛蛋工具、鸡场、饲料、用具是经常性的传播媒介。所以,种鸡场发生过减蛋综合征的,其鸡苗在育成后发生EDS-76的概率极高,临床诊断时应当注意结合引种记录分析判断。1.3.3特征性病变:EDS-76输卵管各段黏膜发炎、水肿、萎缩,病变的卵巢萎缩变小,或有出血,子宫黏膜发炎,肠道出现卡他性炎征。此外,从流行性特征方面看,EDS-76发生于开产至产蛋高峰期之间。所以,产蛋高峰推迟、高峰期畸短、没有产蛋高峰和高峰期突然下滑的鸡群只要没有传支时的哮喘音,没有非典型性新城疫的拉黄绿色粪便和零星死亡现象,没有禽流感的肿头、面部和髯冠瘀血、双腿鳞片下出血等临床特征,没有过于肥胖和冠髯苍白的脂肪肝症状,都有可能是该病所致。2临床处理产蛋下降的对策2.1饲养管理对于到了18周龄左右未见初产鸡群,开产期推迟鸡群,或者见蛋但22~25周龄仍未达到开产要求的50%产蛋率的鸡群,处理时首先应当检查饲料,重点检查饲料的蛋白和钙、磷含量,以及钙磷比;其次应当检查光照时间和关照强度,看是否达到18小时/日和10勒克斯/平方米;三是检查饲料是否受黄曲霉污染。2.2饲料中钙磷比例对于进入产蛋高峰期,但是所产蛋中软壳蛋和沙皮蛋超过3%鸡群,应当着重检查饲料的钙、磷含量和钙磷比。建议日粮中钙应不低于4%,钙、磷比为2.5∶1~4∶1;在增加日粮钙、磷供给量的同时,适当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3供给量,建议的日粮维生素A供应量为100万单位以上,维生素D3的供应量10单位以上。2.3品种品系问题对于在产蛋高峰后期(在产蛋率超过85%后13~15周)产蛋陆续下降鸡群,应首先考虑品种品系问题,进行适当整群是必要的。鸡群中那些脊背羽毛完整和髯、冠、面部颜色苍白或者发暗个体应予以淘汰。当整群后3~5天,产蛋率仍然不见上升或者上升不明显的,多数是饲料营养问题,可以适当调高日粮营养水平,并在饮水中适当添加水溶性维生素(3~5克/千克饮水)。2.4应激因素对于在开产后至进入产蛋高峰期之间突然发生产蛋下降(3%左右),并且伴随畸形蛋率上升的,多数为应激因素。此时,饲养者应认真查找应激因素,除了人为的噪声、光照、颜色变化、饲料改变、饮水中断、免疫接种等应激因素外,还要注意犬、猫等宠物和老鼠、蛇、家雀等野生动物的干扰。在去除应激因素的同时,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夏秋高温季节5~10克/千克饮水,冬春低温季节也可以使用5%葡萄糖液替代电解多维)。2.5疫病因素对于在开产后至进入产蛋高峰期之间,或者高产期内,在3~5天的时间内突然发生产蛋大幅度下降(5%以上)的鸡群,应考虑疫病因素。重点考虑新城疫和减蛋综合征。如果在产蛋期内按照程序正常免疫的,则着重考虑减蛋综合征;如果产蛋期内未进行新城疫免疫,可以应用鸡新城疫Ⅳ系苗2~3倍量饮水免疫。2.6疫苗免疫对于开产后不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一直在50%~60%之间徘徊的鸡群,应当考虑H9型禽流感和种鸡是否免疫病毒性关节炎苗。建议使用含有转移因子的干扰素制剂饮水2~3天(1次/日,首次加倍)结合使用黄芪多糖、三核苷氮唑等抗病毒药物,但是在使用含有转移因子的干扰素制剂2~3日内禁止使用疫(菌)苗免疫。3产蛋综合征的控制及预防3.1未使用EDS-76疫苗免疫的场开产前是否免疫,最好在进行抗体检测后再决定。如果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最好不免疫;如果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可以考虑免疫。产蛋量突然下降时,应请专业兽医进行现场诊断,最好进行解剖,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抗体检测,只有在确定发生EDS-76时,才使用紧急免疫的办法。3.2已经免疫过EDS-76的鸡场种鸡和产蛋鸡在开产前(一般在110~120日龄之间)免疫减蛋综合征疫苗单苗可以有效预防EDS-76的发生;如果使用新、支、减三联苗,或者使用新、支、法、减四联苗,建议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3.3确诊的EDS-76鸡群3.3.1控制疫情,扑灭病源:扑杀的病鸡应当深埋或焚烧。不愿意扑杀的饲养者,最起码要将染疫鸡只在严格隔离的专门场合宰杀,并经70℃以上高温处理30分钟后再食用,宰杀过程中产生的鸡毛、血液、内脏、污水等,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3.3.2实行病鸡舍与健康鸡舍的相对隔离:禁止饲养管理人员、饲料的相互流动和用具的交叉使用;在各栋鸡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和消毒盆,保证出入各鸡舍饲养人员的手、脚消毒。3.3.3对发病鸡舍实行彻底消毒:由于EDS-76病毒有抗醚类的能力、对氯仿不敏感、对不同范围的pH值性质稳定。建议使用碱性消毒剂消毒,走道、粪便用3%烧碱液喷洒处理,舍内带鸡消毒可使用0.1%蓝光喷雾消毒;有转移条件的可把鸡只暂时转移,对鸡舍实行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的蒸熏消毒。3.3.4避免疫情向未发生EDS-76鸡舍的扩散:发病鸡舍所使用的饲料和物品由专人供给,并且每次供给后要对供给人员和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发病鸡舍人员;每次走出鸡舍前要更换衣、帽和胶靴,实行彻底消毒,走出鸡舍后实行二次消毒方可离开所管理的鸡舍,并不得与其他鸡群接触;发病鸡舍的粪便和污物、废物单独堆放,并且其堆放道路不得与健康鸡舍的粪便、废弃物堆放道路交叉。3.3.5发病鸡群的治疗:①采集该场免疫EDS-76疫苗30~50天健康鸡血,制作自家血清,对病鸡按0.2毫升/千克试验治疗。②肌注产蛋下降综合征高免血清,结合使用黄芪多糖、新感清、百毒清等抗病毒药物。③紧急免疫接种,按产品说明用量肌注EDS-76油乳剂灭活疫苗。④在饮水中大剂量补充速补30、电解多维,尽量减少消毒、免疫、治疗用药过程中的应激作用。
    标签: 产蛋 鸡舍 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