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县:小小葡萄变成致富“金果”

编辑:Evan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横江葡萄光泽鲜亮、 果香浓郁。每每提起横江葡萄, 大家都会想起横江葡萄种植的引路人———吉安县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章瑛。虽然现在还未到葡萄成熟的时节,但是肖章瑛葡萄园里的葡萄早已挂满枝头,这又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汗水、 泪水我都流过, 现在我过得很踏实,非常有成就感。”看着一望无际的葡萄园,肖章瑛感慨颇多。

  大胆尝试种葡萄率先脱贫致富

  肖章瑛是江西省吉安县横江镇屋头村人,40岁出头的他长着一副黝黑而又敦厚的面庞。 由于家庭贫困, 他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种地。1989年,18岁的肖章瑛孤身一人来到广东打工。 由于文化不高, 又没有技术, 他只能干些体力活, 做短工, 后来, 还陆续摆过地摊、 当过推销员。

  一个偶然的机会, 肖章瑛跟随打工结识的一个广西朋友去朋友的家乡溶江镇做客。 朋友家乡盛产葡萄, 当时正好赶上葡萄上市的时节,满山遍野都是葡萄。 肖章瑛看到葡萄的第一眼, 就对葡萄种植一见钟情。 肖章瑛经过了解得知, 朋友家乡当地的气候、 土壤等自然生态条件特征与自己家乡非常相似。 “我一定要把葡萄技术学回去”, 抱着这个念头, 肖章瑛决定留在溶江镇学技术。 几个月下来, 肖章瑛基本掌握了全套的葡萄栽种技术。

  满怀激情的肖章瑛带着葡萄种苗回到了家乡。 1998年, 肖章瑛用10亩良田换来10亩集中连片的高岸田, 全部栽上了巨峰葡萄。 在肖章瑛的精心呵护下, 他的葡萄园当年就收获葡萄上万斤。 由于肖章瑛种植的葡萄采用了最新技术、 最新良种, 葡萄具有果穗紧凑落地不散、果皮紫褐外披白霜等良好外观特点,加上口感优于市场其他葡萄品种,他当年实现净利几万元。

  2001年, 肖章瑛又筹资8万元,以每亩120元的年租金租赁邻村30亩土地, 用25亩栽种大田葡萄, 其余的用来育葡萄秧, 当年收入就达10多万元。

  群策群力带领群众共奔致富路

  横江镇的村民纷纷跑来向肖章瑛取经学技术。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10户村民种植了400多亩葡萄, 产业初具规模。 一个想法在肖章瑛脑海中产生了, “能不能建立一个组织,定期开会传授种植技术?”

  2002年9月, 肖章瑛牵头组建了横江葡萄协会, 自任会长。 每月1号和15号为协会会员活动日, 集中讲解栽种技术, 交流栽培经验。 肖章瑛还把自己的葡萄园作为学习示范基地, 组织会员实地操作, 现场解答各种疑难问题。 2007年6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 肖章瑛在横江葡萄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吉安县横江葡萄专业合作社, 并担任理事长。

  有了专业合作社, 横江镇的葡萄销售问题得到了解决。 每到葡萄成熟前一两个月, 肖章瑛就带领合作社社员跑市场, 找销路, 与各地客商及果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 为拓展葡萄销售市场, 他先后在吉安、井冈山、 萍乡、 赣州等地设立直销网点, 按统一的质量分级标准统一上市价格。 肖章瑛还自费编印了1000多册 《横江葡萄栽培技术手册》送给大家, 方便大家随时学习参考。自此, 横江葡萄真正走上了标准化生产和统一销售的路子。

  提升品质打造现代化葡萄产业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横江葡萄,树立横江葡萄品牌, 真正把横江葡萄做大做强, 2003年, 肖章瑛注册了横江葡萄产业发展公司。 他以“公司+农户” 的经营理念, 重新打造葡萄产业, 并注册了 “横江葡萄”商标, 由公司对全镇的葡萄统一包装、 统一价格、 统一销售, 并统一冠名, 从而改变了以往葡萄种植户单打独斗闯市场的局面。

  为延伸葡萄加工链条, 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渠道, 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开发就地贮藏和加工项目。 公司制定了葡萄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力争用最短时间, 将葡萄种植规模扩大到10万亩, 进一步完善葡萄加工、 贮运、 营销产业链, 使葡萄产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 成为全县最大农业支柱产业。

  如今, 在肖章瑛的带领下, 葡萄这小小的水果已变成农民发家致富的 “金果”, 成为吉安县的一大富民产业。 目前, 吉安县葡萄种植户有5000多户, 种植面积3.8万余亩,年产值超2亿元, 并且还带动吉水、泰和、 新干等相邻县市20个乡镇发展葡萄产业。 肖章瑛本人先后荣获江西省 “双带致富标兵”、 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江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2010年5月, 他又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农业创业非常难, 投入大, 见效慢, 但是我现在越来越有干劲。”肖章瑛眼下正在考虑种植其他类型的果树, “砂糖桔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吧。”他跃跃欲试。

    标签: 葡萄 吉安县 种植